王选:带给我汉字激光照排之前 我们是怎样印书的?
——王选院士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

王选院士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
回顾历史,印刷术与造纸术不仅是支持出版活动发展进步的两大技术,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可以说,一直到今天,以纸为载体、通过印刷复制的报刊书籍,依然是影响力大、效果好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
我们为大家介绍四堡刻本。其实,虽然今人对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为了解,但总的看来,雕版印刷因为重印方便,一直是中国古代出版业的主流;同时,与今日出版业不同的是,古代的刻书机构即是复制机构,也是出版、发行机构。福建四堡正是雕版印刷与刻书机构那段历史的生动缩影。现在的四堡虽是闽西群山中一处偏僻的村落,但其却曾是繁华的雕版印刷业之乡,为中国南方提供了大量价格低廉的教科书、家用指南、医疗手册及传统名著,是中国出版史上的辉煌一页。
四堡刻本
刻版
当木板在四堡或附近(例如在上杭)镌刻时,未镌刻的木板似乎由出版商提供。如上文所述,至少到19世纪晚期,此地的邹氏、马氏印工主要依赖本地出产的樟木作木板。一些报告人更准确地指出,“小叶樟”的木材用于大型木板,而山梨木和枣木——至少到19世纪晚期,在当地仍可获得——用于小型木板。对刻版准备过程的描述非常简单:首先将大块的木材劈开,剥去表皮;接着在水中浸泡,然后阴干(避免在太阳下蜷曲);刻版晾干后,把木材劈成合适的规格;后将表面刨平,轻轻地上油。这时,就可雕刻了。待出版文本的抄本由书坊成员用一种“粘”墨抄写在薄纸上,然后用米汤粘在木板上,再早期用一种扁平的刷子将其弄平。米汤干了以后,将纸从木板上刮掉,之前用墨写的文字就会反向留在上面。刻工将文字周围的木材刮去,使文字凸出来。大多数刻工一天至少可以镌刻一百个字;刻工以每百字为单位计酬。
邹氏、马氏出版商掌握了抄本的出版,因此也就控制了书籍的设计——版面的规格(也就确定了木板的规格),每页的行数和字数,插图的使用和位置。不用时,刻版贮存在家里,垂直放在书架上。如今仅存几百块雕版,但雾阁和马屋的村民都记得,在20世纪早期,各家书坊都有几间屋子满是雕版。文海楼书坊的一位后裔提到,他家住宅的一整个“厅”都用于刻版的贮藏。这些贮藏室和出版商住宅的墙——甚至两个村子中靠街的墙——被加厚,以保护刻版和整个印刷活动免于火灾。特别是马屋,一些此类的“风火墙”或“风火屋”仍然存世。
总的来说,四堡出版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雕版。当出版业被引入雾阁和马屋时,个出版商靠自己镌刻木板(并将其技巧传给家人);他们也可能从外地初具规模的出版地输入雕版。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如当地的报告人所说,邹氏和马氏书坊可能有人擅长镌刻木板。但出版商似乎主要雇佣“外地”专业刻工。这些劳动力可能来自和出版商无亲戚关系的地方宗族,这些宗族的成员专长刻版——当然,四堡出版商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可能来自闽西市镇和县城中的刻字铺。到19世纪早期,一些书坊除了从其他出版商那里购买刻版,或雇佣马岗的妇女为其镌刻之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四堡书籍贸易路线的拓展。贩书路线的延伸也使四堡商人接触到新的刻版提供者,如佛山镇出版商或马岗刻工。销售区域的扩大使四堡出版商涉入更加非个人的生意关系,他们与遥远的外地人协商,而不是雇佣地方手艺人和家人。当然,有了外地的供应商,意味着对出版过程重要的工序的控制显著减弱:四堡出版商既不能规定文本的格式,也不能监督刻版的质量。
印刷与装订
刻版准备好以后,真正的书籍印刷——在刻版上涂墨,将纸压在刻版上,用刷子将纸弄平,使字迹留在纸上——几乎无需技巧。不论男女老少,差不多家中任何人都能胜任。印工大约是边干边学的,他们模仿有经验的工人,经过简单的练习,就能印刷得又快又干净。乾隆朝早年,邹氏祠堂有“印书学堂一所”,也许就是初学刻板、印刷和装订的人练习的地方,但我们不清楚这个词具体意味着什么。
雾阁和马屋的印房反映出印刷业以家庭为重的局面,因为印刷“工场”通常设在家里。人们有时在祠堂印刷;上文提到的邹氏祠堂后面有“印房二大间”,隔壁还有一间用于备墨的小房子。不过更普遍的情况是在家里印书。我们仍可以看到,以前出版家庭的住宅有用于印刷的“工场”:几排小而黑的印房,围绕矩形天井而建。天井中间有一个用来备墨的大石缸,离印房只有几步路,甚为方便。
然而,随着出版业的扩大,更大的书坊筑不得不另建单独的印房。邹孔爱(1755-1827)利用书籍贸易的收益,在他位于雾阁的家庭住宅附近另建了一间印房。道光十九年(1839)在兹堂老板马萃仲(1770-1848)的分关文书中提到“屋后”有“印房一所”。(也许雾阁祠堂的“印书学堂”是另一个类似的印刷“工场”。)
据当代关于印刷工序的描述,印工要站在印房内一张矩形的桌子旁工作,桌子另一端边缘几厘米处留有一个长而薄的洞。用一根木棒把一垛纸绑在或用螺丝拧在桌子的一角,纸张的规格要裁切得比刻版宽一些。在桌子的远端,把纸折好,这样它便悬挂在桌子下。刻版固定在印工前面的钉子之间。墨盘放在刻版的右侧,如有需要,就从外面的墨缸中定时补充。印工用刷耙——一种棕榈制成的圆刷——将墨在雕版凸起的文字上均匀地涂三到四次,然后拿起张纸,将其拉紧,放在雕版上,再用一种矩形的“刷子”或“擦子”(外表很像长黑板擦,由一些编织过的棕榈固定在一块矩形的硬木上)压紧。然后将张纸叠好,放进矩形的洞晾干,接着印第二张纸。(墨干得很快,所以不用担心纸会粘在一起。)为了多少区别对待四堡更昂贵的文本,封面的刻版由花边环绕空心构成。
印刷时,不必每印一页就涂墨,印两页或“几”页后再涂即可。印刷者要留意已印的页数,他们以每百页为单位做标记。对一个工人每天印书页数的估计差别甚大,从几百张到五六千张不等(提到后这个数字的报告人强调,这一天会非常忙碌)。一种可能的估计是,一个有经验的印工稳稳当当忙活一天可印两三千张。
印刷通常由家庭妇女完成,不过孩童也可参加——一个报告人回忆,小时候他的工作就是在印刷间隙涂墨。待纸张晾干后,把书页分开,将印刷面朝外对折起来,合成一卷,然后整理成册。堆好的书页要放进书榨里,尽可能压紧;较大的书榨用于外销的文本,因此要尽可能压紧,以便书商可携带更多的文本;较小的书榨则用来压当地销售的书。书页固定在书榨上时还要裁边——四堡现存的一个书榨带有滑刃,就是这个用处。从书榨上取下压紧的书页后,用锥子在裁边一端的边缘凿两个洞,将纸捻——一条捻成钉子状的纸,其中一头留着不捻(纸钉的头)——插进去,这样书页被绑在一起,“纸钉”的头就不会散开。封面用稍重的纸——常常是一种驱虫的朱红色纸——将其置于每册的首尾,然后将整册书压紧,用针缝好。后把写着书名的标签粘在封面上。同印刷一样,装订基本上由妇女负责。有几位报告人回忆,他们的母亲或祖母忙完家务后,夜里就折叠、整理、装订册页。按照当代报告人的说法,印刷和装订的工具都是当地制造的。地方乡村市场上有简单而廉价的土产棕榈,书坊也会制造刷子。其中,印刷所需装置中复杂的书榨,由书坊成员或地方手艺人制造,它和印房、刻版及刷子一样,在家中世代传承。
总结
雾阁和马屋书籍制造的过程,从准备木板到装订成册,至少在总体上与现存的晚明、清代极少数关于雕版印刷的描述相吻合。邹氏、马氏报告人坚决认为,在他们家的印刷史上,印刷技术和工序没有任何改变。要是果真如此,那么当代报告人描述的相对简单的工序——准备木板,制造印墨,同家庭劳力一起干活或雇佣廉价女性雇工劳力——反映出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体系,其目的在于保持低廉的成本和较短的生产时间,这自然是资本并不雄厚的出版商的目标。总之,邹氏、马氏出版商“专门”生产廉价文本。他们获取利润主要依靠以下因素:雇佣家庭成员降低劳动力成本,提供销路有保障的书籍,在贫困的腹地没有竞争者。四堡文本的质量很可能在印刷业的后一个世纪下降了,而现存的文本几乎都是那个时期粗制滥造的产物,所以它们无法代表四堡书业鼎盛期的水平。我们看到用纸质量几乎都在下降,这当然会影响四堡坊刻本的外观和寿命。在19世纪中后期,四堡出版业发生全面而缓慢的衰退,即便是微薄的劳力投入,也可能变成难以承担的重负,因此雕版和刊刻的质量只有打折扣。
引人注目的是,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四堡书籍生产惊人的效率。通过简化工序,倚重家庭劳动力(要是人手不够,就雇佣马岗刻工这样的劳动力),依赖行商的艰苦售卖,几乎每道工序都力求降低成本。在一个经济萧条、基本原料难以获得的时世,唯有维持较低的成本,出版业才会继续有利可图。这种努力不仅影响到书业的组织,也影响到邹氏、马氏所产书籍本身的性质。

上一篇:殷卫国:他的电商“大道”
下一篇:何诗敏:造纸行业需优化产品
-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联系邮箱:834096906@qq.com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印刷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包装印刷网,//www.xa7k3.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CPI数据 扩内需政策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7月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消费[详细]
- 022025年7月份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 PPI环
受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详细]
- 03美国西弗吉尼亚州 5000 万美元塑料热解
提前进行卸车、输送、预处理、进料等全流程演练,可在正式投[详细]
- 04新起点 新征程|君华股份乔迁新址,智
在产业升级与智造转型的时代浪潮中,公司以一场“与时间竞速[详细]
- 05嘉禾聚能潍坊塑料化学循环项目正式投产!
嘉禾聚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潍坊低碳循环新材料项目于2025年[详细]
- 06凤爪产品的 “进阶”:从生产设备到先
凤爪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消费者对凤爪产品品质、口味和安[详细]
- 07绿色低碳浪潮席卷 食品机械企业的应对
绿色低碳政策在给食品机械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机遇[详细]
- 08五部门:持续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详细]
- 01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详细]
- 02上海禁塑倒计时!生物降解塑料迎来新风
随着上海禁塑倒计时的推进,生物降解塑料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详细]
- 03海天智胜金属HDC8800-SF高精度卧式冷室
2022年,海天全球应用中心的8800试模单元建成,并成为首家的[详细]
- 04国产化首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
国产化头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整体布局合理[详细]
- 05市场警示:欧洲塑料购物袋消费量持续下
项目一期设计处理50吨/日;根据与州方签署谅解备忘录时的初[详细]
- 06博斯特新任技术销售总监乔迪·吉拉
在此次访谈中,他分享了对行业趋势、创新作用以及如何与标签[详细]
- 07上海减塑三大问题:中餐塑料包材用量占
中餐、轻食、奶茶甜品领域仍依赖塑料包装。其整套外卖包材中[详细]
- 08恒申新材品牌部走访创冷科技,共探新材
创冷科技(i2Cool)由香港城市大学能源及环境学院教授及科学家[详细]
- 01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详细]
- 02七部门印发指导意见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详细]
- 03202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155.8亿元,同比下降4[详细]
- 04推动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八部门联合印
为了进一步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详细]
- 052025年7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是指重要生产资料经营企业的[详细]
- 06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详细]
- 07七部门: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支持绿色制造的金融产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详细]
- 08全文|上海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
《上海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近日印发,要求2025年[详细]
国际材质分析、实验室设备及质量控制博览会(简称Ciamite)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