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成:北京印刷业 新一轮洗牌开始
——专访北京印刷协会任玉成理事长

专访北京印刷协会任玉成理事长
2014年北京地区有各类印刷企业1664家,比上年减少5家;主营业务收入301.8亿元,比上年增加0.43%;利润总额30.5亿元,比上年增加5.9%;企业资产总额474.3亿元,比上年增加7.7%;从业人员65022人,比上年減少3214人。
北京印刷业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已经从2011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滑落到近三年不足5个百分点的增速,特别是2014年,虽然统计数据表明,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有0.43%和5.9%的增长,但剔除其中的不可比因素,实际上都是负增长。北京印刷业的分领域情况表明,除少数服务于国家和经济社会特定领域的企业外,多数印刷企业的经营状况非常艰难,北京印刷业是一个产能过剩、利润微薄的行业。
在1664家企业中,有近400家仅有3人、年销售产值50万元左右的企业,基本上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标志着新一轮的洗牌已经开始。
数码企业仍难盈利不宜盲目发展
目前数码印刷的整体情况是,企业数量与产能增速高,亏损面大。2014年数码印刷企业62家,比上年增加了44.2%;主营业务收入41453万元,与上年持平;利润总额负58万元,2013年负891.16万元。62家企业中有33家盈利,9家持平,20家亏损。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数码印刷作为一种新兴的印刷方式,也进入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的局面。数码印刷虽然具有满足短板活、个性化、可变数据等特定领域的优势,但目前中国市场这种需求的总量不足,包括出版物印刷和商业印刷对数码印刷的需求,尚不能支持数码印刷企业的充足运转。在这个领域内,曾经被业界看好的企业,有的已经退出,有的将要退出。因此,目前不宜盲目发展数码印刷,尤其是不宜再建单纯的数码印刷企业,只能将其作为一种对其他印刷方式的补充加以应用。另一方面,基于数码印刷的特性,需要探索适宜的按需印刷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虽然已有成功案例,但不具备普适性,例如凤凰POD有特定背景,是的。
出版单位积极性不高按需出版仍需进一步探索
为深入了解当前数码印刷和按需出版的情况,北京印刷协会曾邀请部分出版社和数码印刷企业进行按需出版印刷座谈会。得出的结论是:
一是虽然出版单位已经完成了事业转企业的改制,但目前市场还没有形成按需出版的大局,真正做到按需出版还是出版单位面临的难题;
二是印刷企业对按需出版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及时、多批次印制,减少出版单位的库存;
三是多数出版单位并不看好数码印刷,主要原因是数码印刷的效果与胶印印刷仍有较大差距,作者也有意见,从经济效益考虑,出版社也没有出短版书的积极性。
紧扣首都核心功能转型升级办法多
北京印刷业的市场特点形成了北京印刷业的都市产业特征和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的不可或缺性。特别是近年来在创新驱动下,企业的转型升级有了新进展,例如,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向文化产业转型,更名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进行整合,企业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使老新华焕发了青春,中科印刷公司与国彩印刷厂重组,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并购河北省印企,通过调整生产布局,提高了生产效率。雅昌文化集团(原雅昌彩印集团)成功完成了向文化产业的转型。依托印刷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北京易丰印捷公司和北京炫彩印刷公司创造了流畅的生产业务流程。北京东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跨界融合发展,在开发推广应用电子发票技术的同时,又开发了档案数字管理技术平台。奇良海德印刷公司实施精细管理、开发特色印刷服务的示范作用,这些示范企业虽然是少数,但在服务首都核心功能上起到了主导作用。
北京印刷业在“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要打好结构调整的攻坚战,调整长期以来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的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要依靠创新驱动和,推动技术进步和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向化发展、差异化发展转型。要依靠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产业政策,推动资源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的经济发展支撑点。这是北京印刷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目标。
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下北京印企应着手调整生产布局
当前,北京印刷业的发展受三个因素影响。
一是支持印刷业发展的一些传统制支撑点逐渐弱化,伴随新媒体的强崛起,传统纸媒体印刷的发展空间不断收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版单位对印刷服务的需求不再受地域空问的限制;
二是产能过剩,竟争激烈,赢利空间收窄;
三是严峻的外部环境,面临全国严的环境治理标准和高的排污收费标准,加大了运行的成本费用。因此,应将企业生产布局调整提上日程,在京津冀甚至更广阔的区域考虑布局。
近年来,已有北京印刷企业着手调整生产布局,鉴于印刷业产能过剩不仅仅是北京一地,企业调整布局应考虑市场容量、业务整合等因素。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来的信息表明,国家鼓励传统产业通过企业并购、兼并重组的形式盘活存量,去产能、调结构是大势所趋。从北京的情况看,总部经济、收购外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嫁接都是可取的,但一定要避免重蹈同质化竞争、盲目扩大产能的覆辙。

上一篇:王伟国:印刷行业的后起之秀
-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联系邮箱:834096906@qq.com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包装印刷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包装印刷网,//www.xa7k3.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CPI数据 扩内需政策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7月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消费[详细]
- 022025年7月份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 PPI环
受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详细]
- 03美国西弗吉尼亚州 5000 万美元塑料热解
提前进行卸车、输送、预处理、进料等全流程演练,可在正式投[详细]
- 04新起点 新征程|君华股份乔迁新址,智
在产业升级与智造转型的时代浪潮中,公司以一场“与时间竞速[详细]
- 05嘉禾聚能潍坊塑料化学循环项目正式投产!
嘉禾聚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潍坊低碳循环新材料项目于2025年[详细]
- 06凤爪产品的 “进阶”:从生产设备到先
凤爪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消费者对凤爪产品品质、口味和安[详细]
- 07绿色低碳浪潮席卷 食品机械企业的应对
绿色低碳政策在给食品机械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机遇[详细]
- 08五部门:持续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详细]
- 01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详细]
- 02上海禁塑倒计时!生物降解塑料迎来新风
随着上海禁塑倒计时的推进,生物降解塑料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详细]
- 03海天智胜金属HDC8800-SF高精度卧式冷室
2022年,海天全球应用中心的8800试模单元建成,并成为首家的[详细]
- 04国产化首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
国产化头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整体布局合理[详细]
- 05市场警示:欧洲塑料购物袋消费量持续下
项目一期设计处理50吨/日;根据与州方签署谅解备忘录时的初[详细]
- 06博斯特新任技术销售总监乔迪·吉拉
在此次访谈中,他分享了对行业趋势、创新作用以及如何与标签[详细]
- 07上海减塑三大问题:中餐塑料包材用量占
中餐、轻食、奶茶甜品领域仍依赖塑料包装。其整套外卖包材中[详细]
- 082025年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降
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3%,影响[详细]
- 01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详细]
- 02七部门印发指导意见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详细]
- 03202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155.8亿元,同比下降4[详细]
- 04推动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八部门联合印
为了进一步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详细]
- 052025年7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是指重要生产资料经营企业的[详细]
- 06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详细]
- 07七部门: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支持绿色制造的金融产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详细]
- 08全文|上海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
《上海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近日印发,要求2025年[详细]
国际材质分析、实验室设备及质量控制博览会(简称Ciamite)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