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发行公信会公布报刊杂志发行量新准则
2012-08-14 10:54:58互联网阅读量:1134 我要评论
2012年8月13日,新加坡发行公信会(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公布了审计与呈报报章、杂志发行量的新准则。
由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率已经逐渐改变消费者取得信息的方式,广告商和出版商现在可以通过不同的传统和新媒体平台提高宣传效果。新制定的准则可更全面地反映一份刊物的实际覆盖面。
在新准则下,“数码版本”必须跟所属印刷媒体保持相同的名称和标志特征。它也要在特色和内容方面跟印刷媒体保持一致。此外,只有订户或注册用户才能用电脑或手机浏览数码版本。
发行公信会也对数码版本做出两大分类。其中一类为“复制版本”(replica)。复制版本和印刷版本有同样的编辑和广告内容。排版也和印刷版本一致,但能有额外的内容。常见的例子就是印刷版本的PDF版本。
另一类是“非复制版本”(non-replica),虽然在特色和内容上与印刷版本一致,但它无需在编辑、广告和排版上跟印刷版本一模一样。这包括报纸的电子版(e-reader)。
发行公信会指出,无论是复制或非复制版的数码媒体都要和印刷媒体的发行量分开呈报。一份刊物的总发行量由印刷版和复制版本的发行数额结合而成。
另一方面,付费和免费发行的计算方式也出现改变。
以往,单一买方若采购超过一百份刊物,并不能算进刊物的发行量,因为这并不能显示实际的销售。日后,出版商若出现这样的销售,可以把它归类为“倍数销售”(multiplecopy sales)。倍数销售指的是展销商、演唱会或类似主办机构为达到宣传效果购买多份刊物的情况。即便刊物是在会场免费分发,也能算入发行量。
根据新的准则了来进行计算的话,报刊发行量的统计将更加。
由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率已经逐渐改变消费者取得信息的方式,广告商和出版商现在可以通过不同的传统和新媒体平台提高宣传效果。新制定的准则可更全面地反映一份刊物的实际覆盖面。
在新准则下,“数码版本”必须跟所属印刷媒体保持相同的名称和标志特征。它也要在特色和内容方面跟印刷媒体保持一致。此外,只有订户或注册用户才能用电脑或手机浏览数码版本。
发行公信会也对数码版本做出两大分类。其中一类为“复制版本”(replica)。复制版本和印刷版本有同样的编辑和广告内容。排版也和印刷版本一致,但能有额外的内容。常见的例子就是印刷版本的PDF版本。
另一类是“非复制版本”(non-replica),虽然在特色和内容上与印刷版本一致,但它无需在编辑、广告和排版上跟印刷版本一模一样。这包括报纸的电子版(e-reader)。
发行公信会指出,无论是复制或非复制版的数码媒体都要和印刷媒体的发行量分开呈报。一份刊物的总发行量由印刷版和复制版本的发行数额结合而成。
另一方面,付费和免费发行的计算方式也出现改变。
以往,单一买方若采购超过一百份刊物,并不能算进刊物的发行量,因为这并不能显示实际的销售。日后,出版商若出现这样的销售,可以把它归类为“倍数销售”(multiplecopy sales)。倍数销售指的是展销商、演唱会或类似主办机构为达到宣传效果购买多份刊物的情况。即便刊物是在会场免费分发,也能算入发行量。
根据新的准则了来进行计算的话,报刊发行量的统计将更加。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 2011-03-01 13:52:16
- 1312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